
宁德网消息 在寿宁县,有一名普通农妇范英娇,在40年漫长的岁月里,与她的丈夫尽心尽力赡养五位与他们毫无血缘关系的孤寡老人,让他们感受到人间的温暖与真情,并为他们养老送终,心怀报善心,倾注半生情。
范英娇家住在寿宁县南阳镇含头村村尾自然村,今年60岁,她有一个辛酸苦难的童年。1963年,12岁的她跟随父母从浙江泰顺来到寿宁县竹管垅乡的一个小村里,一家三口住在父亲搭建的简易茅草房里。然而,不幸还是降临到了这个苦命的家庭,范英娇的父亲因病离开了人世,母亲在她父亲去世后,抛下孤苦伶仃的范英娇改嫁他乡。
范英娇后来到了南阳镇含头村村尾自然村。当地的村民了解到她的不幸身世,都会不时地接济她。村民张大连、叶雪花夫妇不忍心看到幼小的范英娇再受苦,便收养了这个可怜的孩子。1970年,19岁的范英娇与同样是被张大年收养的张芝和结为夫妇,两位同病相怜的年轻人走到一起,开始承担起赡养老人的重担。范英娇和张芝和两人都亲切地称呼张大连、叶雪花为“爷爷”和“奶奶”。
正是艰辛的童年使范英娇学会了感恩。回忆起童年的经历,范英娇深情地说:“我童年饱尝人世艰辛,是吃着百家饭长大的,所以我始终怀着一颗感恩的心,特别不忍心看见别人受苦。”
范英娇不但要承担起赡养收养自己的张大连夫妇,还要赡养三阿公张细扭、四阿公张大庆和“舅舅”吕养春五位老人。多年来,范英娇夫妇无微不至地关怀照顾着老人,让他们安详地走完人生的最后岁月。
“奶奶”叶雪花50多岁时患眼疾,不久双目失明, 70岁时,又不小心在家门口摔了一跤,从此双腿瘫痪不能走路。范英娇精心伺候着老人,从来没感到过厌烦,还教育三个儿子也一起孝敬老人,帮助料理老人生活上的困难。由于照顾周到细致,“爷爷”张大年活到86岁,“奶奶”叶雪花活到98岁才去世。
“爷爷”张大连有五个兄弟,三弟张细扭和四弟张大庆都终生未娶。到了上世纪80年代,张细扭、张大庆都已年老,生活不能自理。看到两位老人孤寡无靠,范英娇夫妇毫不犹豫地把两位老人接到家里,三阿公、四阿公地叫着,像亲爷爷一样侍侯并为他们养老送终。
现年已87岁的吕养春老人,是范英娇赡养的第五位老人了。老人是奶奶叶雪花与前夫的儿子,患痴呆症60多年。范英娇并没有嫌弃这名痴呆老人,尊称吕养春为“舅舅”,像对待自己的亲舅舅一样照顾老人的饮食起居。范英娇成家40年,就一直默默地负责照顾赡养痴呆“舅舅”,如今老人已经87岁了,范英娇毫无怨言地赡养照顾着这个生活不能自理、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“闲人”。由于吕养春腿脚不便,全靠范英娇送茶送饭、洗头洗脚、端屎端尿,从不间断。
有人曾问范英娇:他们跟你没有一点血缘关系,这样辛劳地付出,值得吗?范英娇回答说:“赡养老人是我们的责任,即使他们和我没有任何血缘关系。”朴实的话语道出了本色的心声。40年来,范英娇始终就这样无微不至地照顾着家中的老人们,先后送走了其中的四位,让他们在生命的尽头安详地闭上了双眼。
范英娇夫妇不仅长期赡养着五个老人,而且对于村中其他需要帮助的老人,他们也会二话不说地主动给予关心照顾。五保户张加年、张长元年老多病,自己无法领取政府发给的补助金,张芝和就经常帮助代领,并亲自送到他们手中。他们生病时,范英娇也总是熬好药送到他们家里。
村中谁家有困难,他们夫妇总会第一时间给予帮助。在范英娇夫妇的影响带动下,这些年在村里已经形成了一股孝老敬老爱老养老的社会风尚。